第二二五章 原来,屠龙术还可以逆练!_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笔趣阁 >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 第二二五章 原来,屠龙术还可以逆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二五章 原来,屠龙术还可以逆练!

  “原来,屠龙术屠的是帝制这条大龙!”

  寿宁宫偏殿里,朱元璋的声音缓缓响起。

  他说话很慢,仿佛每一个字说出,都用了他极大的力气一般。

  朱元璋此时的心情,是真的复杂

  复杂到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原本,他对屠龙术抱有极大的期望。

  并为自己能得见甚至于掌握屠龙术,而兴奋激动不已。

  期待着见到了屠龙术之后,是不是可以根据屠龙术,弄出一些比较好的策略。

  让自己的大明,变得更加长治久安。

  能够更加长久的存在。

  但是却完全没有想到,最终的结果竟是这样!

  所谓的屠龙术,并不是针对哪个皇帝,而是针对帝制!

  是要屠掉帝制这条大龙!

  这一极其惊喜的结果,直接就将朱元璋打懵了。

  让朱元璋脑瓜子嗡嗡作响,只觉得自己头晕的厉害。

  没想到,他是真的没有想到!

  这竟然就是屠龙术的核心秘密!

  对于他来说,无疑是等于脑海里炸响了一道惊天雷霆!

  甚至于就连信念,一时间都有些崩塌。

  不仅仅是朱元璋,朱标也一样是好不到哪里去。

  这个时候,同样是心潮急剧起伏。

  思绪翻涌。

  被浓浓的震撼,还有恐慌等诸多的东西所充斥。

  这传说之中神秘至极,高深莫测的屠龙术,竟是要屠掉帝制这条龙!

  他作为大明太子,而且还是开国太子,陡然听到这一事情,是真震撼,心情是真的复杂。

  寿宁宫偏殿里,在朱元璋说出这话之后,又一次的陷入到了绝对的沉默之中。

  韩成还在门口处,做好随时跑路的准备。

  哪怕是现在看起来,朱元璋和朱标二人的情绪平静了一些,为了安全起见,韩成觉得,自己还是不要距离他们过近为好。

  尤其是朱元璋,那绝对是个危险份子。

  “屠龙术屠的是帝制这条龙,只要生产力继续发展下去,终究会走到那一步去。

  帝制,必然不复存在?”

  好一阵儿,朱元璋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沉默。

  说话的时候,他目光落在韩成身上。

  朱标也同样是望向了韩成。

  韩成点头道:“确实是这样,只要生产力继续发展下去,终究是要走向这一步,这是历史客观规律,不受人控制。

  人为控制,或许能延缓一些进程,但是终究还是控制不住。

  原来历史上所发生的事情,也确实证明了这一规律的正确性。”

  朱元璋闻言,又是一阵儿沉默。

  “那要是这样说的话,我大明不发展生产力不就行了?

  就维持现在的水平。

  这样的话帝制就不会消失,至少大明还在的时候,帝制不会消失。”

  韩成点头道:“确实会这样。”

  然后补充道:“只是这样以来,大明原有的命运依然无法改变。

  逃脱不了王朝三百年命运的魔咒。

  哪怕是太子成功坐上皇位,后面文官集团一样将会卷土重来,并一步步的强大。

  还将会如同历史上那般,一家独大。

  将武将彻底踩踏在脚下。

  口中喊着仁义道德的清流,成为大明的蛀虫,各种损害大明利益,养肥他们自身……

  皇权被他们限制。

  最终天灾加上人祸,导致饿殍遍野,饥民遍地。

  有人振臂高呼,处处烽火。

  大明轰然倒塌。

  运气好取代大明的是汉人,运气不好,还会如同历史上那样,被异族之人进驻中原,神州陆沉……”

  韩成这话说完,朱元璋的面色又一次的难看了起来。

  随着韩成的话,他想起来了清鞑子,想起来了明末崇祯时期的种种悲惨景象。

  “还不仅仅只是这些。

  更为严重的还在后面。

  华夏这里停止不前,其余地方却不会原地踏步。

  他们通过发展生产力,会让国力强盛,拥有更好的生产关系。

  面对其余国家,拥有碾压般的优势。

  华夏这边故步自封,并不能长久的下去。

  还会如同历史上那样,又一次的被别人坚船利炮轰开国门。

  神州动荡,无数华夏子民身死。

  被别人欺辱几十甚至于上百年,经历至暗时代。

  而帝制,亦会在这种情况下,被掀翻,被抛弃。

  并不能留存下去。

  相同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一次,是累累白骨,是斑斑血泪,是写不尽的屈辱史,也是无数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史……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血泪的教训,也是经验总结。

  陛下,这样的情况,你也不想发生吧?”

  韩成站在门口,望着朱元璋缓缓诉说。

  朱元璋闻言,呼吸都急促了。

  眼珠子有些泛红。

  “他娘的!咱想让它发生个屁!

  一听到这些,咱就气不打一出来,恨不得将这些都给一个挨着一个的砍了!

  都是些什么东西,也敢来我华夏肆虐?!”

  朱元璋涨红了脸,出声怒骂。

  你说老朱小农思想也好,说他过于自信,总想定下祖制将一切都给做好也罢,但有点不能否认。

  那就是在贪官污吏上面,他性烈如火。

  在华夏和异族的问题上,他立场坚定,使命感爆棚!

  而这也是韩成为什么敢将屠龙术,说与朱元璋知道的原因。

  若是一般的皇帝,这事韩成肯定要瞒的死死的。

  不告诉后果,只告诉好处,从而好带着大明往开海,往工业化方面狂奔。

  不然在知道了生产力大力发展的一大后果,就是帝制消失,说不得其余皇帝就会因为恐惧这一事情发生,从而停步不前。

  甚至于就连韩成自己,都会因为这事而被牵连,被弄死都不是不可能!

  就跟历史上清朝败家子明明获得了不少好东西,却也因为知道一些帝王的下场,所以选择对外面的进步视而不见,是一个道理。

  但经过这样长时间的相处,通过对朱元璋的了解,韩成知道,同样的事情落到朱元璋的头上,他肯定会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

  “咱刚才,只是听你说发展到最后,帝制会被屠掉,咱心里面感到吃惊,一时间接受不了,才会下意识产生那样的念头。”

  朱元璋涨红了脸,望着韩成解释。

  朱元璋可是很少想向别人解释自己的行为动机。

  平日里,他都是自己做自己的事,别人爱怎么想就怎么想,爱怎么猜就怎么猜。

  但是现在,面对韩成的询问还有目光,朱元璋却争辩起来。

  并因此而涨红了脸。

  盖因在涉及到华夏与外邦之间的事情上,他立场极为坚定,不愿意在这点被人误会一分一毫!

  他这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再塑华夏河山的帝王,可不是白说的!

  而朱元璋方才说的也都是实话。

  作为大明的开国皇帝,一心想要大明长久下去的人,在猛然之间听到帝制在今后,会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而消失,他最真实的反应,就是下意识的想要阻止这一事情发生。

  但在稍稍冷静下来之后,尤其是听了韩成又说了一下大明的结局,以及大明后面,华夏可能会遭遇的事情,朱元璋那些下意识的想法,一下子就消失了。

  “现在咱冷静下来,听你那样一说,咱觉得咱之前想的不对。

  既然随着时间的发展,帝制终究要消失。

  与其被人揍上一顿,狠狠的糟蹋,作践,然后被动消失,还不如咱自己动手,把自己变得强大!

  先好好的揍那些人一番,掠夺他们,让大明变得强大,极尽辉煌!

  如此,帝制就算是消失了,咱心里也舒坦。

  比那种憋憋屈屈,窝窝囊囊的下场好的太多太多了!”

  对于朱元璋来说,这不是一个多难选择的问题。

  他做出这样的选择,韩成一点都不意外。

  既然不论是自己主动动手,大力发展生产力,还是故步自封,最终都没有办法阻止这等事情发生。

  那为什么不将选择权握在自己手中?

  能够令大明辉煌一时,能够繁荣强盛到一定地步,来个鞭笞天下,后面就算是大明真的没了,帝制真的消失,那也轰轰烈烈的来了一场!

  对于朱元璋来说,对于大明而言,这就足够了!

  “况且,就算是帝制消失,那也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说直接就没了。

  咱觉得,大明只要获得大量的财富,物资,使得我华夏物资丰富,百姓富足,能活得下去。

  那么百姓们就不会造反。

  只要百姓不反,那一切都好办。

  韩成你不也说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又能反过来影响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时候,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既然这样,在今后咱们发觉事情不对了,就主动求变。

  主动去适应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甚至就连你说的上层建筑,咱是不是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一些调整。

  从而是适应这些?”

  能成为开国帝王的、尤其是大一统国家开国帝王的,无不是有着大气魄之人。

  敢想常人不敢想,敢为常人不敢为!

  若是碌碌无为,循规蹈矩之辈,也完不成这些,达不到这些成就!

  话说到这里,朱元璋只觉得自己的思路被打开了。

  双目炯炯有神。

  心中的那些担忧,尽数消失不见。

  又一次变得斗志昂扬起来。

  朱标看着自己那将身体挺的笔直的父皇,听着他说的话,只觉得心情激动,情绪激昂!

  话说,他方才在得知屠龙术,最终会屠掉帝制这条龙之后,心里面也是为之担忧不已。

  觉得这简直就是一个无解的局面。

  朱标当然想要让大明变得更好,变的更为强大。

  但是,却又不想帝制消失。

  毕竟这是他们的大明,他又是大明的开国太子。

  而帝制又存在一千五六百年了。

  他实在不敢想,帝制消失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总觉得可能会乱套。

  对于他这个处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真的会感到手足无措。

  可是现在,听了朱元璋的这一番话之后,朱标心中的忧虑很快就消失了,心胸也变得开阔起来。

  是啊!

  既然一切没有办法避免,那为何不选择轰轰烈烈呢?

  而且也正如自己父皇说的那样,这些都是逐渐发生的,并不是陡然出现。

  那在这个过程里,自己等人这里,作为最高统治者,也是可以主动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情况,主动调整生产关系去适应生产力。

  同样也可以主动根据生产关系,去调整上层建筑。

  这样以来,事情就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

  今后就算是帝制真的消失,那对于大明,对于自己朱家而言,也没有那样难以接受。

  自己主动来的,总比被动来的要好!

  当然,朱标也知道,这是最为理想的状态。

  今后事情真的发展起来,肯定会出现各种这样那样的状况。

  很难达到这种理想状态。

  甚至于,会出现更差的情况。

  比如说因为大明后面皇帝的一些操作,不仅仅没有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没有让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反而是加速了大明的帝制的消亡。

  大明的统治会被其余人给推翻,甚至于就连大明后代的皇帝,也会被推上断头台。

  不过这些后果,相对于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好处。

  以及只能被动的等待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被历史给淘汰要好的太多太多。

  因为这里面,有着自己等人的主动选择。

  所以,也就等于还有着一些希望所在。

  事在人为,只要有希望,那一切都好说。

  朱标觉得,也不能把后世的子孙,给看的太过于没用。

  可以适当的给后世的子孙们,一些信心,期盼着他们可以强爷胜祖。

  期盼着他们,可以做出一些优秀的抉择。

  出现一些人杰,把事情妥善的解决,把大明推向更高的高峰。

  毕竟大秦都能奋六世之余烈,自己大明的后代,父皇自己等人,多费些心思,又有韩成这个特殊的存在。

  说不定也能够如同大秦一样,连续出现好几代英明神武的继承者。

  人需要往后面做长远的考虑,但同样也不能全部为了后面,而忽略了眼前。

  没有了眼前,也就没有了以后。

  这一刻,朱标只觉得心中念头通达!

  望向自己的父皇,满满的都是敬佩,还有赞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m121.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cm121.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