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 Q&A_文娱业的幕后大佬
笔趣阁 > 文娱业的幕后大佬 > 262 Q&A
字体:      护眼 关灯

262 Q&A

  杨九安刚走,沈亦泽就接到了编导珊珊的电话。

  《心动2》临近收官,节目组需要八位成员各录制一段Q&A,成功牵手的安亦还需要额外录制一段情侣vlog,向观众展示两人的现状。

  “什么时候录?”

  沈亦泽问。

  “就这周吧,你哪天有空?”

  “我看看啊——”他调出日程表看了眼,“我这周还真没什么空,周末可以吗?”

  “应该没什么问题,要不周六早上吧,你方便吗?”

  沈亦泽爽快答应,录个Q&A,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他忽然灵机一动,问:“你们给安安打过电话了吗?没有的话可不可以先不告诉她?”

  “我问问,小林——”

  片刻后,珊珊的声音再次传来:“打了,但没通。”

  “那就先别打了,她出差了,短期内回不来。这样吧,你们把问题发给我,我周末去探她的班,顺便帮你们录了。”

  沈亦泽本来没打算这么快就去探班,但节目组的任务来了,就有了不得不去的理由。

  安安离开不到两小时,他的嘴唇已经开始想念她,尽管刚刚在车里抱着她啃了半个点,仍不足以解馋。

  珊珊跟台里商量之后,回电话说:“那就有劳沈老师了。”

  随后将节目组从网上挑选的热门问题发了过来。

  沈亦泽大致看了眼,随后保存下来。

  安安肯定想不到他这周就去探班,他要偷偷地摸过去,给她一个惊喜。

  ……

  2月结束,各项核算和报表出来,公司的总营收再创新高,达到亿。

  这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版权项目的尾款结算,包括于去年Q3季度交付,今年2月播出的现象级悬疑短剧《隐秘的角落》和收官后均集播放量高达九千万的爆款综艺《向往的生活》。

  由于筹备新公司,支出也不少,扣除这一部分,2月的盈利接近八千万。

  开年连续两个月账面翻红,且盈利如此之高,公司上下顿时士气高涨。

  倒不是因为公司赚了钱,而是因为在给内部员工的信中,沈亦泽承诺,从下个月起,将全面上调首批职员的基础薪资,后进员工也将获得相对应的福利,具体措施将在下个月的一周年庆典上宣布。

  沈亦泽之所以敢这么干,不仅因为下个月是公司成立一周年纪念日,更因为他有这个底气,他知道公司已经顺利度过了前期的起步阶段,从今而后的每一个月,都只会盈利不会亏损。

  3月虽才刚刚开始,但本月的营收已可窥一二,尽管公司刚投下超过一个亿收购海外资产,然而比起这个月将要结算的项目,这一个亿不算什么。

  别的不说,光是《东归之路》的票房分账就将超过两亿,再加上和优视签订的S级项目《拜托了冰箱》、《最好的我们》都将在本月完结,以及其他零零碎碎的版权所得和经纪业务,有望朝四亿营收迈进。

  去年的项目不断上映,新的项目也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中,这样一来便进入了良性循环,换句话说,之后每个月都会有以前的老项目完结,只要创意不断,由公司出产的爆款影视综作品越多,未来的收益就会越来越高。

  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如此,当你成为业界标杆或质量的保证,不需要任何宣传,慕名而来的人自然会踏破门庭。

  公司成立至今,虽只有短短一年,却已出产了好几部爆款综艺和大热剧集,一些小成本的影视剧作和综艺节目,也收获了远超成本的收益和良好的口碑。

  很多原本不看好或根本选择性忽视金点的影视公司,此时都纷纷转变了态度,暗中搞小动作和明面上挖墙角的不在少数。

  沈亦泽决定增加员工的薪资和福利,其中一个因素正在于此。

  他开公司本就不以赚钱为终极目标,拿出一部分盈利用于培养和留住人才,短期看或许不如拿去投资的收益高,但长远而言,对公司乃至于对整个行业,绝对是利大于弊。

  另一方面,随着新媒体的强势崛起,“影视热”已悄然而至,稍微有一些追求并非单纯圈钱的制片人和制作公司都曾打来电话表达过合作意向。

  最近两个月,公司接到的这种邀约几乎可以用多如牛毛来形容。

  可惜的是,金点到底只是一家小体量公司,人手有限,还无法一次性拿下这么多项目,只能择优选取。

  放在三个月前,这还是不可能的事,别说精挑细选,有就不错了。为了拿下一个项目,项目部的员工能把嘴皮磨破,有时甚至需要沈亦泽亲自出马。

  这种看得见的改变最是鼓舞士气,外出谈项目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自己的腰杆挺直不少,根本不必多费唇舌——什么?嫌贵?拜拜了您嘞!

  在这个时候加薪加福利,无疑是锦上添花,既可以大幅增强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又可以为员工带来强烈的归属感。

  当然,实质的好处和心理的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下个月的周年庆,沈亦泽打算来一场浓稠的鸡汤式演讲,干了这碗鸡汤,今后每一天的工作就不再是工作,而是真香。

  除此之外,公司还将进一步扩大规模。

  这也是沈亦泽选择在此时大幅加薪的第三个目的。

  钱未必能使鬼推磨,但一定能吸引到人才,把金点打造成业内薪资最高福利最好的公司,再授意老员工们四处扩散一下,不信招不到优秀人才。

  唯有创新方能永续,他搬运过来的资源吃不了多久,在此之前,他必须吸收到足够多的本土的原创力量,公司迟早要靠他们来推动着不断向前。

  除了创作者,公司还要招一批管理层。

  随着规模的扩大和新公司的成立,现有的管理体系已经有点顾不过来了,仅靠沈亦泽一个人也无法管理三个公司,海外的还可以暂时交由何、韩二人打理,视频公司就必须另招管理层。

  所幸的是,在沈亦泽发出招聘信息不久,就有一位资深的投行从业人员发来了毛遂自荐的邮件。

  叶永新,沈亦泽看了他的简历,这位出身于84年的加拿大华裔持有耶鲁大学经济学及东亚研究学士学位和耶鲁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

  曾为纽约执业律师,从事税务法律业务,先后出任过北欧地区某工业控股公司的高级投资经理,纽约某并购公司的副总裁及总法律顾问,现为德国某投资公司大中华区的高级管理人员。

  沈亦泽看完简历的第一反应是再看一遍。

  难以置信,拥有如此强悍的法务和财务背景的人竟然愿意放弃千万年薪转而投向一家刚起步的小公司。

  不会是骗子吧?

  然而人资部搜集到的信息证明,他所提供的学位和从业经历都是真的,无论是耶鲁大学,还是简历中提到的各大公司,都有这个名字留下的痕迹。

  确认并非错投之后,沈亦泽二话不说,约了周一见面。

  也就是今天。

  助理黄皓敲门而入:“沈总,叶先生到了。”

  “好,我马上过去。”

  沈亦泽稍微整理一下仪容,随后带上相关资料前往小会议室。

  叶永新一身得体的黑色西装,戴一副斯文的黑框眼镜,给沈亦泽的第一印象既沉稳又儒雅。

  “辛苦叶先生亲自跑一趟,我本来想约在你公司附近的咖啡馆见面,这样你更方便一点。”

  沈亦泽礼貌伸手。

  叶永新立刻以手相握:“不麻烦,我们公司离这儿也不远,十几分钟就到了。”

  寒暄之后,双方落座。

  沈亦泽不兜圈子,开门见山地问:“叶先生的简历我看了,说实话,远远超出我的预期,直到现在我还不太敢相信,以你的资历和现在的职位,为什么会对一家新成立的互联网公司感兴趣呢?”

  叶永新也不含糊,径直道:“实话实说,我不是对新成立的互联网公司感兴趣,一开始引起我兴趣的,其实是负责平台搭建的技术团队。”

  “魏守诚?”

  “对。我和魏总打过几次交道,事实上,最近一次他找到我,是希望我们能给他的创业公司投资,虽然这件事最终没能落实,但就我个人而言,我是非常欣赏他的,我认为他迟早会干出一番事业。”

  沈亦泽略一思索:“所以你是通过他的介绍投了这份简历?”

  “不是。”叶永新摇摇头,“我在得知他加入新公司之后,特意去查了一下这家公司的背景,本来想看看有没有投资的潜力,却发现法人代表是你,我非常惊讶,我不知道庄逸还有涉足互联网的意愿。”

  沈亦泽笑道:“互联网只是载体,本质还是文娱。我有好的内容,当然是放在自己的平台,才更物尽其用嘛!”

  叶永新表示赞同:“是这个道理,这也正是我投这份简历的原因所在,由金点出产的内容加上魏守诚团队的技术,你这家新公司,未来可期。”

  “可我还是不太明白,叶先生如果感兴趣,大可以进行投资,何必放弃现在的工作而选择加入我们?公司才刚成立,不可能开出更高的薪资。”

  叶永新笑了笑,平静地说:“我在28岁的时候,也就是十年前,年薪就已经过百万。到现在,十年过去,我的年薪由百万提升到了千万,可下一个十年呢?

  人过三十,你会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冲劲和脚步都在逐渐放缓,如果我不主动求变,不跳出现在的舒适圈,那么下一个十年,我不认为我会有什么大的突破。

  千万年薪没什么了不起的,从零开始重新做到千万,才更有成就感。退一步讲,我早就已经实现财务自由,哪怕失败,我也完全承担得起失败的后果,可如果成功,也许下一个十年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光景。

  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叶永新说得云淡风轻,可沈亦泽知道,做出这样的决定所需要的勇气和魄力,绝非常人所及。

  他不禁肃然起敬,无论哪个年龄哪个行业,敢于跳出舒适圈,尝试不同可能性的人,就值得他尊敬。

  叶永新看好新公司的前景,而沈亦泽也同样需要这样一位精通法务和财务的精英出任新公司的CFO(首席财务官)。

  在投资和金融领域,沈亦泽并非专业人士,如果能得到叶永新的帮助,无疑会为公司后续的融资带来极大的便利。

  两人一拍即合,相谈甚欢。

  沈亦泽虽然拿不出千万年薪,但为了把这样的人才与公司捆绑起来,让出些许股权还是没问题的。

  除了叶永新,投递简历的还有很多,这一周他陆陆续续面试了不少,其中不乏经历出众的业界精英,虽然跟叶永新比起来差了不是一点半点,但当个中高层管理者还是没问题的。

  沈亦泽现在需要的正是这些可以帮他细化和分担工作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这样他才能把心思用在把握公司的战略大方向上。

  他抽空给影视部开了个会。

  平台虽然还没建好,但该制作的内容现在可以提前立项并向上面申请备案和拍摄许可了,在平台上线之前,要把成品拍出来才行。

  《奇葩说》的策划和相关影视剧本策划组和编剧部已经拿出终稿,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影视部的导演和摄影们,这一年跟优视和江南台合伙拍了不少节目和影视剧,练了这么久的手,是骡子是马,现在是时候拉出来遛一遛了。

  等审核通过,他再让薛琴帮忙进行宣传——影视剧本全由编剧部原创,能否出爆款他也说不准,但《奇葩说》是经过市场检验的现象级综艺,自然他要将大部分心思放在这个节目上。

  想要重塑《奇葩说》的辉煌,选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主持人和导师也至关重要。

  不管在哪个世界,都不缺博览群书、才思敏捷、善于说理的名嘴,在程洵的帮助下,沈亦泽早已锁定几个人选,如果邀请得到,这个节目便成功了一半。

  忙忙碌碌一周过去,转眼又到周六。

  珊珊和浩彬如约而至,简单布景之后,开始Q&A的环节。

  “第一个问题,在小屋里对对方有哪些心动瞬间?”

  沈亦泽不假思索:“每一个瞬间。”

  工作人员都笑了起来,珊珊显然不认同这个回答:“不行,你必须举一个或者几个具体的时刻。”

  沈亦泽只好说:“那行,那我们重来。”

  珊珊便重新问了一遍问题。

  “其实真的,和她在一起的每一个瞬间都非常心动,但非要举例的话,那当然还是第一眼见到她的那个瞬间,就有种,哇,整个世界都亮了的感觉。

  我也不怕大家笑话我肤浅,我就是一个很看眼缘的人,而安安,她完完全全就是从我审美中走出来的女孩。没什么好说的,从见到她的第一眼起,我的眼里就容不下别的女生了。

  当然,我们交往也快半年了,相处之后就不仅喜欢她的外貌,更喜欢她的才华、她的性格,有句话叫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合于性格,这大概就是我每一个瞬间都很心动的原因吧。”

  工作人员面面相觑,万料不到录个Q&A也能被硬塞一嘴狗粮。

  沈老师真是太会说了。

  这是所有人此时此刻共同的想法。

  珊珊紧接着问出第二个问题:“最后一期,打电话之前的心理是怎样的?”

  沈亦泽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不禁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节目组真是杀人诛心,不仅把他搞得那么狼狈,现在还要来采访他的感受。

  他唯一的感受就是:不要播!

  他稍微思考一下措辞,淡定地说:“也没什么复杂的心理,因为我知道我是十拿九稳的——”

  珊珊打断:“那你还磕巴好几次,差点还哭了?”

  “不是,你说到这个,我就必须跟观众朋友们解释一下。我承认我是有一点点紧张,但我毕竟跟安安朝夕相处一个月,她对我什么态度我能不知道吗?在打这个电话之前,我真的是心里有数的。

  那为什么会失态呢?纯粹是节目组的锅,我本来就紧张,最后选那地方又那么凄凉,镜头还怼着你,就感觉一下,情绪就烘起来了。我相信拍过视频的人都能理解,人在有镜头和没镜头的情况下,完全是不一样的状态。

  我建议大家,当节目效果看看就得了,没必要往心里去,在现实生活中,本人绝对是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典范,就是这么硬气——这句话不准剪哈!”

  珊珊立即说:“放心,这句话我们就没拍。”

  “……”

  “第三个问题,在小屋里印象最深刻最难忘的事,不准回答每一件事。”

  沈亦泽噎了下,没想到竟被对方预判了他的回答。

  “印象最深刻的事……第二次约会的前一个晚上,那天不是女生给男生发出秘密邀约吗?我其实一直在等安安的邀请,刚开始是信心满满的,就觉得安安一定会给我,但随着时间越来越晚,我心里慢慢就开始越来越慌。

  一直到最后,睡觉之前,我都快绝望了,她才突然找了个借口拿走我的手机,在备忘录里写下那句话。瞬间就……就那种五味杂陈的感受,到现在也记忆犹新吧。”

  珊珊继续问:“第四个问题,离开小屋后生活有什么变化?”

  “变化当然是脱单了呀,不是我炫耀哈,情侣日常真的跟单身生活非常不同,以前不是工作就是工作,现在虽然也很忙,也要工作,但每天哪怕不见面,只是聊聊天,都会很开心很治愈。”

  “最后一个问题,离开小屋后对安安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了解?”

  沈亦泽笑道:“这个问题刚刚有谈到。在小屋的时候,虽然也是朝夕相处,但毕竟在那样一个环境,你很难去深入地了解一个人。经过半年的交往或者说磨合,彼此是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都会有全新的认识。

  看节目你们可能会觉得安安非常甜美非常少女,她当然也有这样可爱和柔弱的一面,但在生活中,在工作上,安安其实很有干劲很有目标也很有执行力。这算是一个小小的反差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m121.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cm121.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